簡介:在理清政府權力清單和簡政放權背景下,梳理法定規劃中城市性質和職能、城市發展規模、用地性質、建設強度、公共設施、空間管制、鄉村發展和規劃實施等主要內容和實施手段,在對照政府的權利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進行剖析的基礎上,提出建立面向規劃實施的規劃編制技術路線、空間預控和動態調整的規模管控思路、以政策性分類為主的用地屬性管控、基于政府清單的規劃編制審批和法理依據完善等相關建議;同時,結合北京市實際情況,提出了相關建議。
摘要:體制轉型過程中北京城鄉規劃實施機制的完善,不能僅滿足于規劃體系內部各層次的技術完善,而忽略規劃體系外部政府現行操作機制和政策體系,這既是現行制度環境下完善北京規劃實施機制的切入點,也是依據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確立與社會經濟發展體制和社會需求相適應的城鄉規劃實施制度和機制的時代使命。基于分類型差別化的比較視角,通過對國內五大城市在規劃實施管理行政機制、運作機制、法規機制、經濟機制、及其他政策、機制層面的創新成果進行提煉,甄別出值得北京借鑒的經驗,并冀望能對北京及其他城市今后探索規劃實施體制機制有所啟示。
摘要:紐約PlaNYC規劃是紐約市歷史上最大型、最全面的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在前任市長布隆伯格的大力推動和精心設計下,紐約市梳理和展開扎實的前期研究、落實推進機制,通過近1年的前期準備,發布了2007版本的總體規劃報告,設定了涵蓋土地、水、交通、能源、空氣和氣候變化等方面的10項總體目標、127項行動策略。紐約市各政府部門以該總體報告為藍本,協調組織來自跨部門、利益相關方、公眾的廣泛力量,深化編制各個專項規劃并落實具體行動計劃,在規劃啟動以來獲得卓著成效。經過實踐檢驗和深化修改,2011年發布了新版的總體規劃報告,對總體目標、行動策略以及具體機制保障環節均作出調整,以更加貼近公眾、更為務實有效的姿態邁向規劃的新階段。
摘要:本文針對我國規劃中彈性控制的問題,簡要介紹新加坡的規劃行政和編制體系,通過介紹新加坡從單一消極控制到引導加控制,最終形成兩級規劃體系的改革;分析現行規劃中概念規劃、總體規劃、土地規劃指引中體現規劃彈性的思路,在此基礎上,對白色地段和規劃咨詢進行探討。作為結論,提出我國需要建構型規劃與傳統控規相輔相成的必要性,以及規劃咨詢和白色地帶的借鑒意義。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