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歷史是生動豐富的教科書,也是一座偉大深厚的精神寶庫。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精神,4月23日至4月24日,清華同衡規劃院黨總支書記潘芳,帶領黨總支和14個黨支部代表共40余人,赴西柏坡、正定縣塔元莊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參觀西柏坡紀念館、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塔元莊村史館等,重溫入黨誓詞,唱響同衡心聲,通過實地見學汲取賡續奮斗的精神力量,以優異成績與昂揚斗志獻禮建黨一百周年。
重訪紅色基地,賡續西柏坡“進京趕考”精神
70多年前,黨中央在太行山深處的西柏坡,指揮“三大戰役”實現中國革命全面勝利,一路北上完成從革命黨到執政黨的“趕考”;70多年后,中國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了脫貧攻堅的歷史奇跡,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如今,革命圣地西柏坡正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提升項目,清華同衡作為西柏坡景區整體提升規劃的責任單位,致力于突出其價值風貌,優化紅色教育,吸引更多人前往學習先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4月23日,同衡規劃院黨總支一行走入西柏坡,學習黨的崢嶸歷史、緬懷老一輩革命先烈。
在參觀學習之前,同衡規劃院黨總支宣傳委員王彬汕、第十二支部吳松蔚對西柏坡的革命歷史與景區規劃思路進行了簡要介紹,讓眾人率先在心中描摹出西柏坡的歷史脈絡。
隨后,大家在參觀西柏坡紀念館的過程中回顧西柏坡的歷史浮沉、學習黨中央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感悟黨的創新理論的實踐力量;在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沿著新華通訊社舊址、革命先輩的舊居、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舊址回溯黨的崢嶸歷史,重回烽火歲月,體悟黨的西柏坡精神內核;在西柏坡紀念館前,全體黨員莊嚴重溫入黨誓詞,堅定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在五大書記銅像前,大家高歌清華同衡獻禮建黨百年原創歌曲,唱響“共筑美好人居”的愿景與希望。
最后,黨總支特邀西柏坡紀念館原館長助理、研究員趙福山為全體黨員上了一堂以“重溫光輝黨史,弘揚西柏坡精神”為題的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進一步講解了西柏坡的精神內涵與時代意義,堅定了大家“趕考永遠在路上”的信念與決心。
跟隨總書記腳步,解鎖塔元莊鄉村振興“密碼”
4月24日,同衡規劃院黨總支一行赴正定縣調研學習,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萌芽、形成、實踐的地方,進一步感受習近平總書記的家國情懷。
正定縣滹沱河畔,塔元莊村像一顆璀璨明珠正發出耀眼光芒。
近三十年來,塔元莊村“把農業做成產業化,養老做成市場化,旅游做成規范化”,從一個貧困村莊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全面小康村。
黨總支一行在塔元莊村文化長廊、村委會大廳、村史展覽館的參觀中了解塔元莊村的“蝶變”歷史,深切感受習近平總書記從政初心與為民情懷。隨后參觀塔元莊村電商博物館,學習現代科技助力“消費扶貧”、利用“非遺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通過實地見學,黨員們深刻感受到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鄉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加堅定了“四個自信”,紛紛表示要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擔當實干的動力,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扎實的工作作風,高質量、高標準推動各項工作開展。大家深刻感到,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作風與奮斗精神,以史為鑒,以身作則,常懷“趕考”之心,常行“趕考”之為,走好新時代“趕考”路。
撰稿|宣傳辦 張藍予
供圖 | 黨辦 韓賦寧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