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
導讀: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新的階段,規劃院作為城市工作的重要參與者,也必然面臨新的轉型需求。5月9日下午,第四屆清華同衡學術周精彩繼續,沈遲、侯衛東、吳必虎、王富海、袁昕等5位具有不同代表性的規劃機構領軍人物齊聚“群英匯”論壇,就“規劃院何處去”這一行業熱點話題分別作主旨報告,并在報告后展開高峰對話。
本期內容分享各位專家研討會上的精彩發言,以饗讀者。
1.關于規劃改革
沈遲:規劃目前改革的難點和突破點在于規劃的融合。要打破學科圈子,從多個方面研究城市,掌握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順應規律規劃空間資源。規劃院要強調開放,強調各個部門的參與,強調多學科的融合,比如制度設計、對經濟研究、福利研究等多個學科的研究融合。另外,國家空間規劃體系的構建現在還不太明確也是目前的難點。
吳必虎:各種規劃改革的核心是土地制度,特別是產權制度。農村土地屬于集體所有,征地對于政府來說很容易。如果確權之后,土地權屬有充足的法律保障。做規劃的時候就不得不更大程度的公眾參與,參與之后規劃方案才有可能越來越好。
王富海:國家和城市這兩級主體必須確立一張圖的平臺,國家層面由發改委主抓國土規劃作為一張藍圖的平臺,通過國土規劃來整合各項的規劃。城市層面由城市總體規劃進行協調,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內容的聚焦。
2.關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沈遲:關于規劃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目前的規劃已經涉及到省、縣、社區等多個層級,已經實現了上下結合,區別在于不同階段話語權不同。
吳必虎:中國的城市規劃的問題不是上和下的關系問題,而是上與上之間不統一的問題和下與上之間產權保護的問題。上與上的各級部門之間由于政策不統一,導致土地利用低效;上與下之間,由于產權不明確導致民眾的產權難以得到有效保護。
侯衛東:行業當中也存在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的問題,我認為不同層次的規劃都應該做,只是定位不同而已。上的規劃明確方向、戰略,下的規劃明確具體實施。上下各有分工,各有層次。
王富海:自上而下強調政府主導,自下而上是依托民眾、社區來主導。難點是在現有產權已經出讓的前提下,跟現有的業主以及分享這些土地權益的業主與政府討論。上下結合已經成為必然,也是未來的趨勢。
3.關于文化遺產保護
侯衛東:關于文物遺址的保護中,目前不強調大規模的征地與搬遷。實際上,遺產與當地百姓和社區逐漸共生是最好的選擇。歷史上的建筑如果有遺址應該強調遺址保護,沒有遺址可以原址重建。在不破壞遺址、文物的基礎上,適當的文化復興是可以的。另外,關于修舊如舊,舊是指歷史真實,代表文物歷史價值最高點。文物部門強調真實性,而非原真性。真實性是在文物被定位為遺產時的狀況,包括它的價值、歷史,是真實歷史的現狀。
吳必虎:應該接受文物的保護和文物的活化兩種觀點。中國的大遺址文物由于材質以及中國歷史上有破壞舊王朝遺存的習慣,文化遺產很難完全保持原真性。文物的活化可以在混合使用方面多做探索,好的利用比被動的關閉對文物更有益。學習歐洲活化遺產的方式,如遺產內可以混合婚禮、學術會議、經營酒店等多種功能。國家文物局作為政府部門,應該聽取除文物專家之外的其他領域專家的意見?!段奈锉Wo法》應該修改為“文物法”更恰當,解決文物的保護、利用和產權三個方面問題。
4.關于“多規合一”和一張“藍圖”
沈遲:“多規合一”的規劃并不是要事無巨細的管理而是基于頂層設計和制度設計的合一的規劃。但目前我們的“多規合一”很多是管到了相互交叉的領域。
吳必虎:第一,藍圖強調的是目標體系和公共政策,不是原來畫圖的概念。第二,一張藍圖主導部門在不同地區應該不同,需要根據地區的主要矛盾來指定相應部門來實施。因此,由縣級政府來把一張藍圖干到底更可行,因為每個縣的主要矛盾是相對明確的。第三,要強調公眾參與,一張藍圖干到底一定是規劃的民主化才能實現。
王富海:要想管到底的藍圖是相對比較超脫,很具有包容性的。藍圖明確大原則和關鍵點后,由總體規劃等具體規劃來實施。因此有些目標不是通過規劃,而是通過規則來解決。藍圖是空間和政策兩方面的疊加。
袁昕:“多規合一”和一張藍圖是兩個層面的問題,“多規合一”是管理與實施下的城市規劃,是管理和后臺的機制問題,而一張藍圖更傾向于平臺和工具,是“多規合一”合的基礎,是一張工作底圖,在這個平臺上實現共同的信息的交匯、共享,實現多個部門在管理上的協同。因此探討“多規合一”強調的是政府內部如何實現跨部門的協調和管理,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機構,缺少實施主體,一張藍圖也沒有實際的意義。
袁牧:災后重建規劃是一個典型的“多規合一”。但救災規劃是一個極其特殊情況下非常應急的措施,災后重建模式并不適應各個城市。
藍圖很可能是社會的共識,是政府與民眾、是市場與社會、政府、專家所形成的共識,是群體的共同利益,是這個城市未來真正要實現的最終目標。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