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
導讀: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新的階段,規劃院作為城市工作的重要參與者,也必然面臨新的轉型需求。5月9日下午,第四屆清華同衡學術周精彩繼續,沈遲、侯衛東、吳必虎、王富海、袁昕等5位具有不同代表性的規劃機構領軍人物齊聚“群英匯”論壇,就“規劃院何處去”這一行業熱點話題分別作主旨報告,并在報告后展開高峰對話。
本期內容分享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侯衛東的主旨報告《文物保護規劃二十年回顧與思考》,以饗讀者。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 侯衛東
侯衛東書記從文物保護規劃的發展歷程、面臨形勢,以及對新形勢下規劃走向的思考三個方面,對文物保護規劃做了系統的介紹。
文物保護規劃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995-2002年文物保護規劃編制辦法出臺前的初創階段;2002-2012年編制辦法出臺后的推廣階段;2012年之后由于對文化遺產概念詮釋變化帶來的拓展階段。
同時,文物保護規劃也面臨著一些新形勢:第一,中央提出文化復興理念,將文化遺產的保護作為重要一環,探索文物保護利用之路成為重要課題;第二,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第三,“多規合一”對文物保護規劃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后,侯書記提出了對文物保護規劃發展的五點思考:
第一,規劃法理依據仍然不夠充分,規劃具有事業和建設規劃雙重性質,屬性仍不清晰。
第二,保護規劃編制是一個全方位的工作,一般編制單位難以勝任。
第三,規劃的雙重性質導致規劃服務和約束對象不明晰。
第四,應根據規劃對象的規模、類型、保護目的進行規劃分類,從而制定不同規劃的要求。
第五,建議將規劃分解為兩部分,其中的區劃、管理條例等內容作為文物保護專項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實現“多規合一”;文物保護、修復、利用、管理策略等內容為文物保護總體規劃,作為行業發展規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