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
導讀: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新的階段,規劃院作為城市工作的重要參與者,也必然面臨新的轉型需求。5月9日下午,第四屆清華同衡學術周精彩繼續,沈遲、侯衛東、吳必虎、王富海、袁昕等5位具有不同代表性的規劃機構領軍人物齊聚“群英匯”論壇,就“規劃院何處去”這一行業熱點話題分別作主旨報告,并在報告后展開高峰對話。
本期內容分享國家發改委城市與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總規劃師/ 規劃院院長沈遲的主旨報告《更加包容的規劃——兼論“多規合一”》,以饗讀者。
國家發改委城市與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 總規劃師/ 規劃院院長 沈遲
沈遲院長從“圈子”入手,形象剖析了“圈子”的排他性特征,從而提出需要更加包容的規劃和規劃圈的倡議,并對具有包容性特征的“多規合一”規劃發表了一些個人看法。
沈院長認為,規劃界已經形成了許多圈子,從改革開放到現在,雖然規劃圈不斷吸收各個專業的研究思想和技術,但規劃圈并沒有實現各專業的真正融入。
在規劃圈之外,還存在許多影響規劃的圈子,如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優秀規劃設計評比等,這些圈子的知識結構對規劃的人才教育培養、規劃的價值導向都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必須要超越圈子的局部性思維,構建更加包容的規劃圈,包括建筑、地理、生態、旅游、交通、環保、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等多專業多領域。
沈院長認為,“多規合一”是一種更加包容的規劃,是一個地方的頂層設計,決定頂層的、戰略層面的問題,但不代替現有規劃,而是把由地方事權決定的內容放到下層次具體規劃中去,通過“多規合一”建立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