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
5月10日下午,2016第四屆清華同衡學術周之“科技創新的規劃應對”分論壇在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百人會議室(1625報告廳)舉行。本專場論壇由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主辦、總體規劃研究中心承辦,以“科技創新的規劃應對”為主題,齊聚行業內外專家學者,圍繞創新發展理念下的城市規劃應對思路,開展學術研討活動。論壇分“主題報告”與“專家研討”兩個環節,本期主要分享“主題報告”這一環節的內容。
“科技創新的規劃應對”專場全景
主持人:張險峰 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 總工程師
王曉東 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 院黨總支書記 / 副院長/ 總體規劃研究中心 主任
王曉東副院長作題為《科技創新的規劃應對》的報告,就科技創新的特殊時代意義、科技創新與空間規劃的結合點、空間規劃層面支撐科技創新發展的著力點、空間規劃自身的科技創新,以及我院圍繞“科技創新命題”開展的研究和項目實踐等內容與大家進行交流分享。
王曉東副院長認為,理解科技創新發展規律,把握科技創新的功能空間需求特征,引導科技創新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資源配置,提供定制化的科技創新功能空間規劃方案,是空間規劃層面支撐科技創新發展的主要著力點。
盧慶強 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 副總規劃師/ 總體規劃研究中心 副主任
盧慶強副總規劃師作題為《大數據與國家科技創新網絡研究》的報告,對大數據在大尺度區域規劃中的作用進行探討。他結合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的“國家科技創新功能網絡體系” 專題研究,介紹了用大數據展開科創能力評價和科創網絡分析的實踐方法,總結了科技創新的相關規律,探討了“大數據+”對傳統模型的優化完善,并提出了自己對規劃研究和政策咨詢的認識。
劉晉媛 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 總體規劃研究二所 常務副所長
劉晉媛常務副所長作題為《鏈接全球的城市創新功能區》的報告,結合我國城市創新功能區的典型代表--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產業布局規劃實踐,梳理了全球、國家、京津冀、首都四個層次的創新格局,研究了創新功能集聚與擴散規律,對中關村的定位、創新功能組織、空間布局、創新創業人群對空間的特色需求進行了探討。
汪 淳 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 總體規劃研究三所 所長
汪淳所長作題為《技術集成創新下的精細化規劃模式研究》的報告,結合重慶前沿科學城規劃實踐,圍繞技術集成創新和創新空間響應兩大主題展開討論,探索了基于多學科系統化技術整合的基地分析方法,數字化場地、海綿城市、低碳化能源等新技術在規劃中的集成應用和定量化規劃后評估模型搭建;并從創新功能引領、創新需求響應、創新空間組織三個方面構建適應創新、激發創新的空間布局方案。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