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
5月9日下午,2016清華同衡第四屆學術周重磅環節“群英匯”于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16層中庭主會場拉開帷幕,主題為“規劃院何處去”。
沈遲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總規劃師/規劃院院長
沈遲院長作題為《更加包容的規劃》的報告,以不同圈子入題,規劃的圈子在擴建,規劃需要更寬領域的支撐,不能用局限的思維編制規劃,要用包容的態度,才能更加科學的規劃,多規合一,頂層設計,需要立法支持。
侯衛東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
侯衛東書記作題為《文物保護規劃二十年回顧與思考》的報告,回顧了文物保護規劃編制的三個階段,指出文物保護理念不斷更新,保護對象不斷增加。同時指出新的形勢對文物保護的新要求,針對這些問題和要求,從文保的法理依據、本質、責任主體、規劃類型、服務對象等方面提出了思考。
侯衛東書記指出規劃編制中的具體問題:文物古跡的價值,是歷史與現實社會賦予的,是要經過長期的研究和比較,絕非隨便帶帽子就可以解決的,要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和積累才能辦到;現狀研究也不是事發時現場的瞬時勘察就可得出結論,應該是對保護對象長期觀察和監測的結論,這方面是保護單位管理要解決的問題;保護單位的區劃和管理規定,劃定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是保護規劃應該解決的核心問題,也正是勘察規劃設計機構的本行;保護對象一般都有維修或保護的需求,但是保護是在嚴謹論證和操作性比較的基礎上選擇,也許并非唯一一種做法。
吳必虎 北京大學 城市環境學院與區域規劃系 教授/博士生導師
吳必虎教授作題為《規劃中國:從硬規劃到軟規劃的蝶變》的報告,吳教授針對我國城鄉規劃的變革形勢,以犀利詼諧的語言剖析城鄉規劃各方面的困境,并指出:規劃發展應推行規劃民主化、搭建存量規劃配套政策、協調物權沖突以及融合非物質規劃;表明城鄉發展一體化而非一致化,鄉村規劃遠非鄉居建設規劃;提倡打破割據,混合適用;推行多元化學科支持混合利用規劃。
王富海 深圳蕾奧城市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富海董事長作題為《規劃的存在感》的報告,他分析了規劃存在的時代感、角色感和方式感,指出規劃存在的客觀環境:城市化加速期+城市病高發期;規劃存在的主觀背景:多元主體+混亂博弈,秩序重建期;規劃存在的角色轉變:技術進步+放低身段,價值重塑期;規劃存在的方式轉變:主動推進+被動適應,生存優先期;規劃存在的價值空間:思維方式+工作方法,行業自信期。
袁昕 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袁昕院長作題為《面向未來,規劃行業的供給側變革》的報告,他指出,隨著城鎮化速度的減緩,互聯網對傳統設計咨詢行業的顛覆,城市規劃行業已進入冬天。他指出空間規劃應從城市發展的產業鏈獲得更高的附加值;從關注城鄉建設到關注城鄉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從關注現在到關注未來的新視野。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