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
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教授
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教授從他所承擔的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修訂工作開始談起,討論遺產基本價值認識的拓展。中國的文化遺產保護是一種基于價值判斷的保護,價值認識是確定保護對象和保護方法的基礎。在原《保護準則》中公認的歷史、藝術、科學三大價值本身雖毫無爭議,但經過多年的實踐工作發現,三大價值往往不能涵蓋保護的全部對象,而有些對象也不能簡單地用這三項價值來評價。原有的價值標準認識體系顯露出一定的局限性。2000年以來興起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成為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對保護對象價值的新認識。
在《準則》2014修訂版關于文物古跡價值的論述中,增加了“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的表述。與創造出來就具備的原生價值(如藝術價值)不同,文化價值與社會價值隨著時間的演進不斷積淀,并與文化的活躍程度密切相關。比如云陽張飛廟,形制雖為普通地方寺廟,但它處在長江三國文化鏈上,當地人每年都要辦廟會祭張飛,形成了重要的地方社會與文化活動傳統。這就決定了其文化和社會價值,以及最終的保護措施。
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是各類文化遺產上體現出來的重要價值。文化價值包含了文化多樣性、文化傳統的延續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要素等相關內容。社會價值則包含了社會大眾的記憶、情感、教育等內容。金沙遺址博物館、大明宮考古遺址公園、沈陽勞動公園、三坊七巷南后街,都是當代生動的實例。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作為新的價值認知,將會對未來的文化遺產保護產生重要的影響,促進我們文化遺產保護的發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