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
11月17日,在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型城鎮化與區域協調發展”論壇上,來自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的楊培峰教授以《快速增長區域 “同城化”規劃研究--以“曲靖市麒沾馬都市區同城整合規劃”為例》為題,介紹了對“同城化”規劃的研究成果。
目前的城市發展從以往單一、獨立的發展格局走向整合態勢。城市區域、城市地區、都市區、城鎮群已經成為發展的主體,近年來“同城化”在區域和發展中的熱度越來越大。
同城化概念是國內首創,最早是深圳政府提出與香港形成同城化發展戰略,而后沈撫、廣佛等依次提出同城化。同城化的目標主要是突破行政區劃限制,跟相鄰城市尋求合作發展,最終形成多元格局。從現狀看,目前同城化的發展,基本都是自上而下推動,在現實中往往因利益協調不佳,出現大的反對聲音而導致失敗。所以同城化在建設中如果不顧發展階段,希望一步到位,缺乏相應的區域空間和實施政策的機制保障,往往實效不高。
曲靖是云南省第二大城市,中心區是麒麟城區,另外兩個區是馬龍城區和沾益區,所以叫“麒沾馬”。在規劃編制時,按照常規規劃內容,進行了形勢判斷和宏觀把握,從五個重點入手進行定位,提出三大戰略,分項研究城市規劃的體系。規劃中對產城融合發展做了重點探討,并對區域規劃做詳細布局。
在整個規劃編制中,最大的體會不是常規規劃的編制,而是各利益部門的博弈問題。從規劃開始編制到結束,先是三個地區爭規模,都希望把城鎮規模做大,評價的唯一原則是做得越大越好。再是各地著急上項目,項目爭奪有時是在損害其它城鎮資源的前提下進行的,所以公共利益的忽視在各種利益博弈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另外中心城市有話語權,希望借機擴權而不是協調城市,甚至是采用各種手段打壓其它城市,出現等級位差的強化。
在編制中要掌握:遠期的靜態藍圖是城市空間無序擴張的借口,另外缺乏時序調控的規劃藍圖有可能成為空間資源爭奪的對象,最終形成不均衡配置的工具和幫兇。所以空間規劃編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動態調控。
怎么做動態調控?我們借鑒弗里德曼提出的“核心—邊緣”演變模式,從“中心—外圍”逐漸走向一體化,整個區域體系的發展經歷由“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過程。相應的,同城化也界定了幾個階段。這個過程中要把握三個原則:一是公共利益優先,二是促進城市升級,三是同城發展的市民認同感。這其中包括:
地理層面,自然生態空間的保護、基礎設施共建、產業錯位分工、新產業空間布局等,根據各階段發展重點,有序引導城市資源要素的流動,是引導要素的動態整合。
社會均衡層面,促進社會的動態均衡。先關注弱勢、后注重均衡,統籌社會事業、弱化社會負效應,引導市民同城發展的認同和歸屬感。
經濟制度層面,從空間的引導結構看,提出 “圈層蔓延走向軸向拓展,從分散組團走向共生組團”的模式,并在各個階段提出可實施發展的路徑。
不同發展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及發展目標截然不同,在雛形期,首先是謀劃格局,引導設施的共享和用地整合。在融合期,要推動產城融合,整合資源產業要素,促進產業空間升級差異化布局。而協調期,重點是城市空間環境的協調,優化資源要素的空間布局,還有生態環境共保共治。最后在同城期,形成同城化的社會均衡。
雛形期,從“麒沾馬”三城鎮發展來看,層次有所不同,麒麟區城鎮化水平較高、經濟實力較強,屬于核心城市,沾益區和馬龍區城鎮化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比較低。“麒沾馬”都市區處于資本及生產要素向單中心(麒麟區)集聚階段,調控的重點是建構一體化的發展安全格局,有幾個重要舉措:一是保護,“麒沾馬”的沾益區,是珠江源地的自然保護區,這是重中之重,應放在同城化的格局共同保護。二是基礎設施先行,統籌市政道路聯網。三是保護水資源。四是重點關注厭惡型基礎設施,如共同建設垃圾焚燒場等。五是實現公共設施的初級協作,主要是社會福利設施等。六是多中心、分層次、聯合管制的管理框架要預先協定。
在融合期,首先是培育城市新產業空間功能,進行副中心功能完善。其次是從資源及產業方面入手,統籌資源配置,促進產城融合、功能一體,引導城市融入山水田園格局,強化當地的山水資源。在這個階段,建構“環城游憩帶”,完善環境保護補償機制。最后是產業園區專業化發展,引導產業在“麒沾馬”同城化范圍內按照比較優勢合理分工,推動產業園區專業發展,形成各具特色、分工明確,對應七個專業工業園、四個區域級物流中心、一個城市級物流中心。
同城期,協調社會資源的均衡配置和社會利益的合理分配最重要,推進公共服務設施、社會保障體系的一體化建設也很重要。
最后,楊教授分享了規劃編制過程中的一些體會,他認為:
在各個地方不同水平的過程中,同城化是一個動態均衡演進過程,單一目標的靜態規劃不能有效指導同城化過程的高效、有序發展,規劃應注重其過程的動態引導。
規劃應提出同城化發展時序,制定分階段實施策略,目標導向在雛形期、融合期、協調期、同城期關注的重點不一樣。
同城化規劃的動態調控應注重協調各城市之間、各群體之間社會利益的合理分配,引導公共服務、就業、居住和社會保障在區域層面統籌,避免社會不均衡現象引起空間分異。
構建多層次聯合管制非常重要,越早實施多層次聯合管制,越能夠有效促進區域層面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均等化。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