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
11月17日,在2013年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型城鎮化與區域協調發展”論壇上,來自云南省設計院的郭凱峰以《云南省新型特色城鎮化建設探討》為題,從五個方面介紹了對云南省新型特色城鎮化建設的探索和研究。
從國家宏觀層面,新型城鎮化是未來我國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云南作為 “邊疆、民族、山區、貧困”特征顯著的西南省份,積極穩妥推進有云南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進程,對于促進各類城鄉建設資源、生態環境資源的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加速推進云南橋頭堡和“美麗云南”建設進程,提升云南經濟加速發展動力、社會永續發展水平、文化和諧發展基礎、生態綠色發展訴求等具有重要意義。
2012年云南省城鎮化水平為39.3%,比全國城鎮化平均水平低13.27個百分點,落后全國城鎮化平均水平約10年左右。當前在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熱潮中,云南需要解決和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人口紅利減少而城鎮化成本增加。二是以城鎮可建設用地為代表的可利用土地資源十分緊缺。三是多元化的發展省情,城鎮建設資源緊缺和配置效率損耗大。
云南特色城鎮化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為主線,以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發展為契機,圍繞建設綠色經濟強省、民族文化強省和中國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目標,全力推進山地城鎮建設進程,走區域協調發展、生態包容共生、城鄉互促互進、資源高效利用的云南城鎮化發展道路。主要本質內涵體現在:一是區域推進,以六大區域城鎮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二是結合自身特征,在山地拓展上,以建設山地城鎮作為城市發展重要的空間作題。三是空間協調,以人口、土地、空間城鎮化協調發展作為統籌重點。四是加強生態保育,建設生態文明是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導向。五是產城融合,以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和現代服務業以及高原特色產業作為持續發展的動力保障。六是強調文化引領,堅持以歷史民族文化傳承作為精神內涵。七是加強城鄉互動,以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為內生動力,構筑統籌城鎮、新農村建設互動發展的新格局。
針對以上所述,提出特色城鎮化的建設對策:人口城鎮化建設方面,構筑科學合理的城鎮支撐載體,穩妥保障人口城鎮化需求。要準確把握城鄉居民的梯級流向,其次有效提升農民進城的吸引半徑。土地城鎮化建設方面,優化提升城鄉建設用地利用模式,拓展保障土地城鎮化需求。要穩妥推進山地城鎮建設,并科學保護城市內外生態。空間城鎮化建設方面,強小構筑多元城鎮化建設空間布局,優化保障空間城鎮化質量。積極建設區域城鎮群,科學營建產城融合模式,優化布局中心城市和組團城市,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型、旅游型、工業型、商貿型、邊境口岸型、生態園林型等六類特色小鎮,同時穩步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
最后,要強化規劃對城鎮化的引領作用,以城鄉規劃為龍頭,加快建立健全城鄉一體的城鄉規劃調控制度,充分發揮和穩步提升城鄉規劃在城鄉建設中的戰略導向、統籌協調和資源優化配置作用。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明確生態保護和城鎮化建設紅線,為城鎮化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建議適時開展三維城鎮化試點工作,重點是開展人口城鎮化和土地城鎮化在空間尺度上優化配置人口與土地要素的效能,合理構筑起科學衡量和判斷人口、土地城鎮化在空間上是否科學推進的有效經驗。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