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
2013年11月17日上午,中國城市規劃年會進行了議題為“鄉村規劃:特點與難點” 的自由論壇交流,在會上,浙江省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張曉紅,從浙江省鄉村規劃工作出發,闡述了鄉村規劃的要義:“活”。
張曉紅主任首先介紹了浙江的基本情況。1998年浙江把推進城市化戰略作為整個浙江經濟發展的一個總戰略。當時浙江主要是解決城市的問題。浙江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推出城市化戰略,2006提出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建設資源共享,城鄉共融的新型城市化發展戰略,以及今天的進一步深入推進城市化戰略。
2003年浙江省提出了以村鎮為主題的千萬工程,千村示范,萬村整治。2012年浙江省在示范發展的地市提出了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提升工程和農房改造工程,這兩項工作從兩個點,城市和農村,慢慢的走向了基本融合。浙江的城鄉發展一體化概念,把城市和農村作為一個緊密相連的不可分割的載體進行全域規劃。鄉村規劃已經成為浙江省城鎮化進城當中的主力軍,城市化完成了從30%、50%,到今天的63.2%的增長,已經不再需要數量上的增長,而是需要城市化質量上的提升。城市化質量的提升必須要把村鎮規劃納入到全社會的發展規劃當中來,所以浙江省提出全域城市化發展的主題核心中,主要體現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的均衡配置。
接下來,張曉紅主任提出了鄉村規劃的要義就是一個字:“活”。首先,一個村莊規劃在城鎮化的過程當中,要有一個正確的定位,是在我們推進城市化追求幸福生活核心當中、在提升人本的城市化過程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要緊緊跟城鎮化的要求結合在一起。
第二,鄉村規劃必須是一個管用的規劃,好用的規劃。鄉村規劃要切合實際,要真正找到老百姓關心的問題。要考慮到我們的生存環境,發展環境和人文精神的創造環境。老百姓的居住條件,包括一些政策中的土地流轉和宅基地保留流轉,如何進行交換,跟規劃是緊密相連的,需要非常深入的調研。真正的鄉村規劃能夠落地的話,要有在地規劃師,在村規劃師,才能真正的落地。 “活"的規劃還要體現的是發展規劃,農村要活起來,除了硬件方面的提升,更要把農村的業態和經濟注入進去。村莊的發展跟城市的發展要找到一個切入點和結合點。
第三,體會人文精神的環境。在鄉村規劃過程當中,把鄉村的人文環境一定要創造出來,挖掘出來,保留或者注入鄉村文化特色,讓鄉村要有一種歸屬感,有了歸屬感就有了自豪感,有了自豪感老百姓就更加熱愛自己的鄉村。活的鄉村規劃一定要有一雙慧眼,充分的挖掘,去尋索當地的一種材料,一種元素,并在規劃中體現出來、反映出來。
第四,要規劃一種通俗易懂的規劃。規劃要讓老百姓看得懂,這樣村民才能參與進來,與村民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實施規劃才能真正的落地。規劃還要是可變的規劃,在鄉村要有一個大致的指引,但更重要的還是讓它可變,萬變不離其宗,不讓它走樣,但是要可變。
最后,在規劃的建設實施過程當中,也應該是活的。規劃實施過程中需要技術人員長期住現場,全程指導,這樣規劃才能夠落實。在整個過程當中,包括市政管網設、房屋建設、土地的流轉、村莊的經營,甚至包括鄉村產業,都要融入進去。這樣的規劃才是一個活的規劃,我們的鄉村規劃才真正有希望,讓社會接受,讓老百姓接受,讓未來更加能夠接受。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