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
2013年11月17日上午,中國城市規劃年會進行了議題為“公共基礎建設的鄰避問題” 的自由論壇交流,在會上,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易曉峰,以廣州的實際案例闡述了關于鄰避問題的觀點。
易曉峰主任首先表示,作為廣州規劃人同時也是廣州市民,將與大家分享一些廣州的案例。說到鄰避設施的利弊,前面教授提到廁所變香的例子,易主任認為是可以實現的。對一個家庭來說廁所就是鄰避設施,這二三十年廁所在家里面的地位變化就體現了鄰避設施在技術上是有可能會改進的,這就是鄰避的技術問題。
關于技術問題的另一個案例就是廣州的焚燒場建設,涉及到很多細節問題。廣州市和旁邊的市之間互相不認可對方出的環評報告,這其實是整個社會的信任體系如何建立的問題。這就如同網絡信任體系的建構讓大家接受了網上購物一樣。南京大學自己在做環境評價,這個評價全部由國內一流的科學家參與,盡管不是第三方的卻有可能是可信的。西方提倡獨立審查或者是獨立的機構,這個機制對中國也有借鑒意義。現在大部分的科研站以及規劃院都是政府的下屬機構,這樣會影響角色的發揮,那么規劃學會或者是行會是不是可以成為一個公正的平臺和系統呢?在出現鄰避問題的時候,我們找第三方,或者南京大學、東南大學這樣的機構來出具評估報告,這種機制是不是可以建立起來?第三,鄰避問題成為很大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政治原因。西方叫鄰避或者是叫LULU,很多是因為政治團體的參與,這樣就使得問題很難解決了。規劃師在這里扮演的較色并不是出技術方案,而是變成了協調平臺。
接下來,易主任又提到幾個廣州的案例。第一個是易主任家旁邊新建的變電站,雖然批準建設但是遭到了居民的抗議。廣州市報紙開始刊登一些關于變電站的科普知識,例如變電站的輻射怎么樣。香港的電力也會利用宣傳電力安全無污染的方式來呼吁市民支持。第二個案例是規劃技術本身出現的問題,規劃的不合理的重復最后導致了問題,職能通過開發商去協調解決這么。第三個案例是廣州某村的改造,政府的規劃村民都不滿意,最后由社區自己來做。其實所有的規劃都有鄰避效應,由社區自己達成共識,政府承擔的風險就會降低。
最后,易曉峰主任談到了鄰避設施相關的制度問題。有一些制度,比如土地整備制度,在事前先解決一部分產權問題,然后我們再規劃具體功能,這樣就不會遺留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英國有一個治理,叫強制購買。如果大家都能夠平等的在法律框架下,比如說強制購買是征地上的問題,我們在做鄰避設施的時候如果有這樣的機制,大家能平等地溝通和協商,那么鄰避問題就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