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
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主辦的“2013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16日-18日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召開。本次年會的主題是“城市時代,協同規劃”。
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是我國城市規劃領域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學術會議,每年舉辦一次,被譽為“規劃師的節日”。年會通過全體大會、專題會議、自由論壇、特別論壇、主題展覽和工作會議等形式,邀請國內外著名的專家學者作報告,同時在行業內廣泛征集論文,系統交流一年來我國各地在城市規劃研究、規劃管理、規劃設計和規劃教育等領域的最新成就,探討當前城市規劃工作中面臨的一系列熱點、難點問題,具有學術性強、信息量大、參與度高的特點,是我國城市規劃領域學術交流最新成果的極好平臺。
歷屆年會分別在杭州、廈門、北京、西安、廣州、哈爾濱、天津、重慶、南京和昆明舉行。今年是自1958年全國城市規劃座談會之后,青島召開的又一次全國城鄉規劃的學術會議,也是全國城鄉規劃學術界共同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一次重要會議。本次年會參會代表包括國內著名專家和學者、規劃編制單位的技術人員、大專院校的師生,以及海外和港澳地區的專家學者等。
今年年會的主題是“城市時代,協同規劃”。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推動下,我國的城鎮化水平也快速提升。根據統計部門的數據,我國已有50%以上的人口長期居住在城市里,從而標志著城市時代的來臨,城市已成為最主要的人口聚居形式,城市的社會經濟影響力也愈益增強。
隨著城市時代的到來,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未來發展的基礎也隨之而改變,轉型發展、社會重構將在新的平臺上漸次展開。與此同時,一些社會經濟問題也將在這雙重轉變的過程中不斷涌現,甚至出現乘數效應。
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城鎮化仍然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城市與城市、城市與鄉村、城市與區域以及區域與區域間的協調發展,轉型和重構的任務仍然艱巨;隨著人口和經濟活動的進一步集聚,城市問題的規模和復雜程度都會有大幅提升,社會管理的方式也會在制度創新的驅動下不斷調整。由此,社會發展進程的不同參與者,包括政府、社會、市場之間的對話和協同努力,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的規劃之間的合作與協調,以及城鄉規劃工作各個方面的統一,將有助于解決制約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實現農業社會向城市時代的跨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駕護航。
青島是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性港口與濱海旅游度假城市,藍色經濟領軍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青島在歷屆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市十一次黨代會,提出青島今后的目標:全省藍色經濟龍頭城市地位更加凸顯,經濟實力在轉型發展中躍上新臺階;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功能在調整優化中實現新跨越;實施文化強市戰略邁出堅實步伐,文化青島建設在改革發展中開創新局面;民生事業全面進步,社會建設在加強與創新中取得新突破;率先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改革開放在攻堅克難中釋放新活力;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不斷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在全面加強中實現新提升。在此基礎上,再經過五年的努力,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國家藍色經濟領軍城市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讓人民群眾過上物質更富足、精神更充實、環境更優美、社會更和諧的幸福美好生活!
本次會議上,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將共同討論《青島宣言》,提出立足城鎮化前沿,完善理論體系; 配置公共資源,推動社會和諧; 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經濟轉型; 保護生態環境,提升發展質量; 傳承歷史文化,保持地域特色; 認識鄉村價值,協調城鄉發展; 推進協同規劃,促進學科進步七條倡議。表明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時代,城鄉規劃工作者責任、使命、呼吁與承諾。
年會的承辦,將有助于提高青島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青島市的規劃設計水平;有助于宣傳城市規劃,擴大社會各界對規劃問題的關注,提高市民的規劃意識。會議期間,可直接聽取著名專家學者對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咨詢和建議,提升規劃工作水平,有助于本地專業人員更廣泛、深入地參加年會的各類活動,促進本地專業人士與全國同行的交流。本次年會由中國規劃學會、香港規劃師學會以及青島市規劃局共同舉辦以保護、提升與發展為題的香港青島規劃專題會議。并準備了四個主題六條學術考察路線,分別是青島新城、萬國建筑博覽、歷史城區保護、生態新區、經濟新區和北岸新城。通過學術考察充分聽取規劃同行對我市城市規劃建設的建議和意見。
今年共征集到論文2422篇,征稿數量又創新高。征集論文首次采用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檢測,倡導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經過學會各專業學術委員會和評審專家的認真評選,共有1056篇征文入選。
本次年會開發了年會宣傳網站和城市規劃年會會議管理系統。系統開發本著勤儉辦會、綠色辦會、電子辦公、節約成本的理念,實現了利用網絡對年會籌辦工作整體統籌管理,節約了人力資源,提高了辦會效率,體現了節儉辦會的原則。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