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
2013年11月16日,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在中國城市規劃論壇做主題報告:《空間布局協同規劃的科學基礎與實施策略》。
樊杰主任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首先對我國目前空間布局規劃的協同狀態做基本評價,表示目前我國空間規劃協同性上還存在很多問題,其次,研究從地表空間進行合理組織的科學機理,做學術思考方面探討;最后對近期加強空間規劃協同發展、協同規劃的實踐策略提出建議。
樊杰主任指出,我國的計劃體系長期以來是重時間序列的發展規劃,而比較忽視空間布局上的一些空間規劃。在我國,空間規劃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各種原因,其應發揮的價值又受到了一定的削弱。之所以形成這樣的一種規劃的體系或者說規劃的模式,據說是學習了蘇聯計劃經濟時期一個基本的計劃模式。其實中國并沒有把蘇聯模式真正搬到中國來。
樊杰主任表示近年來我國開始重視可持續發展以及科學發展觀提出,特別是我國進入一個新發展階段,人口經濟和資源矛盾問題,區域發展問題,中國發展和全球化過程當中競爭力問題已經提到議事日程,國家開始重視空間規劃,國家發改委有主體功能區規劃,區域規劃,國土部現在開始編制國土規劃,建設部門的規劃類型也越來越多。但是規劃的資源現在來看是亟待整合,規劃之間協同性是需要加強的。正是由于這樣一個良好的規劃需求,規劃師面臨著一個很好的市場。
樊杰先生明確指出目前我國空間布局規劃協同狀態,總的來說做的比較差。以時間序列空間規劃和布局類規劃往往難以銜接。首先表現在規劃期限不銜接。在時間序列上,在發展和重要一些人口,經濟總量,戰略定位,難以成為我們空間布局規劃一些基本的依據。
我們過去非常喜歡用的空間六角形的作用規律,可能因為流空間的出現而出現世界城市這樣的量級,也就是說在空間上的影響已經無邊界。過去所有城市空間結構模型里面總或多或少有一個空間影響的邊界,有自己的一個強作用力的一個范圍。實際沒有。在過去所有空間結構里面,通常是在兩個城市同樣量級城市,作用于一個城市的這樣所謂的疊加的效率和疊加面積,往往是很小的。但如果兩個世界同樣的城市,可能在不同功能甚至同樣一個功能上,同時覆蓋和影響著一個區域。所以流空間可以改變我們很多過去在空間組織上的一些作用和模式和空間組織一些基本機理。正由于這樣的空間城市發展,區域發展,空間組織的復雜性,和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生產和生活活動之間作用機理多樣性,特別現在發展目標開始多元化,不簡簡單單是公平和效益,對內解決公平問題,對外是開放系統支撐競爭力問題,還要考慮后代可持續發展,始終在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生態發展中尋求一個相對較優的方案,所以越來越復雜。這一種科學機理的闡釋使我們可以認識到,在面對這樣一個復雜的空間系統,如果由一個學科或者若干學科包打天下,沒有邊界,沒有支援重點的解決復雜問題,顯然科學難度來說已經存在很大的問題。
樊杰主任指出,一個國家,一個健全的空間布局規劃體系應該是縱向企業的不同尺度的空間布局規劃相互銜接的。而橫向系列同類型空間布局規劃是相互協調的。
國家層面空間規劃現在主要兩個,一個主體功能區規劃一個國土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是基礎性規劃,主要是通過自然資源承載能力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功能需求,特別考慮一些增長性需求基礎上,增長潛力基礎上對全國的國土空間進行主體功能定位,無論放在怎樣一個空間尺度上賦予功能定位應該是實現中國空間結構有序化一個基本指南。
樊杰主任表示國土規劃層面可以考慮未來國家層面上,比如國土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有沒有二合一可能,土地利用規劃國家層面完全可以由三合一的取向,國家大尺度上土地利用規劃主要是用地指標問題。區域規劃層面,在我國現實的做法,實際上和國外的區域規劃已經在重點目標導向和內容構成上發生了很大的差異,功能定位、空間總體結構需要共建共享、協作分工,形成區域整體就是區域綜合性和一體化,這部分內容的目標重點作為我們重要的考慮方向。
最后,樊杰先生指出,未來我們要建立協同規劃的工作流程,包括選擇我們的基點,現在每個規劃編制依據的體系和重要的指標參數,規劃之間如何交流,反饋,互動的過程。要創新協同規劃的體制機制,建立共同互通話語體系,包括數據,分類,基本標準,建立規劃全流程協調機制,完善依法仲裁等協調基礎。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