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總體發展定位
鄂爾多斯盆地地區民生創業、科技創新、文化創意、生態創優的和諧發展示范區。功能定位為“開放創新的科技力場、古今交融的文化圣地、綠色健康的生態河谷”。
2、路徑與戰略
行動策略一:筑起科技創新高地。將科技創新分解為科技“源”(Originality)計劃、科技“人”(Person)計劃、科技“場”(Space)計劃、科技“游”(Travel)計劃。
行動策略二:構建文化交融圣地。在文化脈絡梳理的基礎上,選定文化主線包括:成吉思汗??與黃金家族、伊克昭文化(藏傳佛教文化)、河套文化、蒙元文化、國際化現代文明,在此基礎上提出“黃金天驕、心靈凈土、碧草藍灣、海納百川、時代之魂”五大文化品牌。
行動策略三:塑造健康生態河谷。包括綠色基底策略、環境共生策略、生態循環策略、低碳示范策略、生態技術策略、生態宣教策略、生態景觀營建策略等。
項目庫集成。結合本次規劃的定位與目標,將民生創業文化景區、藝術交融文化景區、生態健康文化景區作為本次項目庫的大類;結合相關案例開發項目的比較研究,得出包括“雙百”會所、科技創新基地、科技體驗基地、國際醫學城、伊克昭文化景區、鄂爾多斯盆地文化景區、創意產業文化景區等項目中類。通過不適宜發展項目分析,排除掉不適合發展的項目類型;通過對剩下所有項目的各項評價因子的綜合分析,確定發展項目可行性的強弱順序,最終將整個項目集成庫分成可實時性強、可實施性中、可實施性弱、不適宜開發四種類型。
3、空間整體規劃
空間布局理念:融合——強調人與自然接觸面的最大化,生長——強調組團彈性發展模式;滲透——強調城市用地間的生態聯系。
依據“開放創新的科技力場、古今交融的文化圣地、綠色健康的生態河谷”的總體功能定位和具體項目之間的相容性分析,將整體功能劃區劃分為“民生創業文化景區、藝術交融文化景區、生態健康文化景區”。各個片區內又劃分若干組團,形成“片區—組團”的層級結構。
以“黃金圣殿、白金聚落”的文化空間理念,塑造以下文化主題空間:黃金家族文化景區、伊克昭文化景區(宗教文化游覽朝圣園及修學研究區)、影視藝術文化區、智能科技文化區、鄂爾多斯蒙古文化區、企業文化區、河套文化區、養身文化區。
為建立和諧的規劃區景觀環境,根據規劃區內景觀生態與生成元素的差異以及景觀生態學的相關理論,規劃提出規劃區內的生態空間以河流廊道為中心,由內向外分層分區的空間特征,形成四個主要的空間層次,分別是河流水域系統、濱河灘涂及濕地系統、陸域生態基底系統、陸域建設用地系統。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