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南新道城市設計范圍東起東外環路,西至西外環路,長約10公里,南、北向各延伸一個街坊尺度,規劃用地面積共約988公頃。本次規劃意圖為南新道及其周邊地區在產業功能、空間形態、交通、景觀、文化等方面確立一個宏偉而長久的發展愿景!
本次規劃對道路兩側每一塊地進行建筑質量、建筑形象、改造意向等進行綜合現狀研究分析,結合城市空間整體發展框架以及城市未來空間拓展趨勢,將南新道定位為唐山城市型景觀第一大道,未來南新道將成為唐山新興產業的聚集帶、唐山城市形象的展現帶、唐山生態景觀的示范帶。同時,規劃提出“鳳鳴九天、南新綠卷”的規劃主題,通過功能策略、空間策略、交通策略、文化策略、景觀策略等五大規劃策略加以支撐。
1、 功能策略——優化上位規劃的設計思想
在落實總體規劃及控制詳細規劃的同時,深化優化土地利用功能布局,在城市重要道路相交區域以及重要開放空間,著重打造九個城市功能、形象節點。
2、 空間策略
1)、景觀闊道——展示現代宏偉的唐山新形象
本次城市設計根據不同寬度“景觀闊道”涉及的現狀建筑更新總量、街道空間品質的綜合比較,最終確定南新道兩側新建建筑物后退道路紅線為25米,通過南新道兩側建筑物的逐步更新,最終實現能充分體現“唐山城市型景觀第一大道”氣勢的“百米景觀闊道”。
同時,規劃充分考慮南新道兩側現狀建筑建設強度差異較大的特點,對“百米景觀闊道”控制范圍內體量較大,更新可能性較小的現狀建筑物予以保留,如東方家園、嘉園六合等,通過將“百米景觀闊道”局部地區收縮為80米,既確保“百米景觀闊道”的整體氛圍,又確保城市設計方案具備良好的可實施性。
2)、開合空間——建構城市動感的疏密空間
規劃綜合布置市民的活動場所,實現“500米一活動廣場、1000米一主題綠園”。活動廣場主要是尺度宜人、設施齊全的中小型廣場,為城市人群提供必要的交流空間,有效的提高城市活力。主題綠園則是根據特定的主題,采用中國傳統造園手法和多層次活動設置方式,集娛樂活動、休閑等要素和服務接待設施于一體的園林式休閑場所。在空間上打造“高層簇群,極點突出”的天際輪廓形象,形成道路兩側“開合有致、高低錯落”的城市建筑景觀形象。
3、 交通策略——引導便捷高效的出行活動
由于南新道是城市重要的東西向聯系道路,是聯系老城區與新城區的重要通道,因此,為減少部分南北向次干道、支路對南新道主路的交通影響,同時也保證南北向的交通暢通,規劃綜合考慮道路兩側用地功能及交通需求,確定全互通式、半互通式平面交叉口形式,同時,減少地塊直接對南新道的機動車開口,降低地塊出行對主路的交通干擾。
為解決跨主路的人行交通問題,規劃步行系統通過每隔500-800米設置人行過街天橋、地下通道、漫步道、建筑連廊等多種方式滿足通行需求,減少機動車與步行的相互干擾,在三維空間形成步行網絡,增強城市空間的活力和多樣性。
4、 文化策略——現代與傳統的對話
唐山現狀存在一些重要的紀念性場所。如唐山博物館以及包含紀念碑廣場、大釗公園和時代廣場三部分的唐山中心廣場和抗震救災烈士陵園等。紀念性場所主要以館藏、集中式設置為主,主題多以抗震、抗戰紀念為主。缺乏與居民生活環境緊密結合、隨處可見的小品、雕塑等多樣化紀念性構筑物。
規劃通過特定的元素和設施來喚起人們對歷史和文化的共鳴。如:城市街道小品、局部地段地面鋪裝、藝術化處理的工業構件、歷史人物雕塑、多媒體展示等具體的形式在點滴中向人們滲透和傳達歷史與文化的氣息,讓人們在漫步于現代化城市空間的同時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形成現代與傳統的對話。
5、 景觀策略——打造活力城市的視覺盛宴
1)人工景觀
——分類式的建筑色彩
居住建筑色彩以米白色、黃色、磚紅色等暖色為主色,貼近日常生活,給住戶溫馨、舒適的感覺。辦公建筑色彩以白色為主輔以淡藍色的玻璃幕墻,體現簡約的建筑風格以及高效的工作方式。商業建筑充斥著各色招牌,以跳動的色彩為主,給人以時尚的感覺,同時可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多層次的夜景燈光
夜景燈光建設突出動感,通過燈光設計形成建筑風格魅力迷人的核心景觀帶,達到燈光高潮迭起的視覺效果。建筑夜景燈光突出高大的建筑輪廓線,突出建筑頂部燈光,完善地燈和景觀燈、沿河線可視范圍內天際線夜景燈光,不同燈光配以絢麗奪目的色彩,形成多層次的夜景燈光效果。
2)自然景觀
綠化植被配置:宜選擇當地植被品種,綜合考慮季節氣候、景觀層次、色彩搭配、病蟲防害等方面因素進行配置。
行道樹選擇:栽植適應性、抗病性強的法桐和銀杏。在北方較寒冷的秋冬季節呈現出賞心悅目的植被景觀。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