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至25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住房城鄉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2017年7月1日,中國傳媒大學亞洲傳媒研究中心、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與普渡大學旅游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區域品牌實驗室"成立儀式暨"創新·聯合區域品牌的未來"研討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
出席成立儀式的嘉賓有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廖祥忠,中國傳媒大學亞洲傳媒研究中心主任、廣告學院院長丁俊杰,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袁昕,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規劃師袁牧,美國普渡大學健康與行為科學學院副院長、旅游研究中心主任蔡利平等。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亞洲傳媒研究中心副主任文春英,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規劃師袁牧共同主持了成立儀式暨研討會。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亞洲傳媒研究中心副主任文春英(左),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規劃師袁牧(右)共同主持成立儀式暨研討會。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塑造我國的國家形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傳統觀念認為國際傳播能力特指新聞媒體的國際傳播能力,其實,講好中國故事關乎國家和區域的發展戰略,是包括區域品牌、空間規劃、旅游文化、公共外交等領域的統合性問題。同時,城市及地區對自身整體規劃與品牌構建的內在動力不斷增強,品牌資產成為影響投資決策、人才流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建立"區域品牌實驗室",順應國家發展戰略,利于理論領域創新,切合區域競爭需求。
成立儀式上,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廖祥忠和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袁昕共同為"區域品牌實驗室"揭牌。"區域品牌實驗室"在全球視野下建構區域品牌塑造的理論體系與研究方法,綜合區域發展、空間規劃、旅游文化與公共外交等多個專業領域,將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與實踐應用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積極探索,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智庫和集"政產學研用"為一體的學術平臺。
活動致辭
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廖祥忠在致辭中表示,"區域品牌實驗室"的建立結合了三家單位的學科優勢與人才力量,從不同的角度聚焦區域品牌這一主題,符合創新與聯合的科研發展趨勢,發展前景廣闊。希望"區域品牌實驗室"能夠實現跨學科、跨實體、跨區域的協同創新,成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教學、科研與合作平臺,中國傳媒大學將對實驗室的發展予以支持。
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袁昕在致辭中表示,在全球化與信息化背景下,創新、協同、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正在成為國際發展趨勢。清華同衡長期服務于城鄉規劃與城鎮化建設,規劃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挖掘地區的價值和特色,尋找地區未來的目標與定位。因此,區域規劃與區域品牌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區域品牌的塑造不僅是提升國際傳播能力的時代使命,也是區域發展所面臨的現實需求。三家單位共建區域品牌實驗室,將在區域品牌的理論體系、研究方法與實踐應用方面做出全方位的探索,為國家經濟社會進步與區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美國普渡大學健康與行為科學學院副院長、旅游研究中心主任蔡利平在致辭中表示,將品牌理論與旅游研究結合起來,建立新的研究模式與方法,具有積極意義和廣闊空間。未來,會有更多的西方學者關注中國,希望"區域品牌實驗室"能夠成為中國與國際社會相互了解的一扇窗口。普渡大學旅游研究中心正在努力推動各項工作,希望能夠盡早正式成為區域品牌實驗室的一員。
成立儀式之后,來自規劃、旅游、傳媒等領域的專家圍繞"創新·聯合區域品牌的未來"展開圓桌對話,就區域品牌實驗室的未來發展方向、區域品牌理論體系建設與研究方法開發、區域品牌構建與大數據支持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交流與討論。參加研討的嘉賓有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廣告學教授李海容,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國際友好城市交流中心主任李新玉,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地方協調處處長李加曙,中國新聞社北京分社社長陳建,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市場部主任佘賢君,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院長白長虹,中國亞洲休閑產業促進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休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院劉彥平,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副秘書長曾博偉,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副秘書長李昶,清華同衡城市營銷研究所主任研究院、中國國際文化旅游投資洽談會秘書長郝衛東,清華同衡副總規劃師、詳細規劃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宇鈞,清華同衡技術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李棟,清華同衡城市營銷研究所所長康進等。
圓桌對話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國際友好城市交流中心主任李新玉講到,"區域品牌實驗室"要向立體、交叉、前沿的方向發展,運用創新思維,引領區域品牌領域的研究方向。同時,區域品牌研究對積極推進友好城市的品牌聯動、將友好城市做大做強具有積極意義。
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院長白長虹表示,商業機會、投資機會、就業、人才、創業等都是打造區域品牌過程中追求的目標,需要各個領域和學科跨界聯合,共同發展,才能取得新的突破。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彥平認為,實驗室既有學術大師的引領,又有扎實的學術團隊,是一個跨界和橫向聯合的機制,未來一定能夠發展成為國內研究區域品牌方面的學術重鎮。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彥平認為,實驗室既有學術大師的引領,又有扎實的學術團隊,是一個跨界和橫向聯合的機制,未來一定能夠發展成為國內研究區域品牌方面的學術重鎮。
中國傳媒大學亞洲傳媒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丁俊杰在總結發言中表示,"區域品牌實驗室"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協同與開放的平臺,需要秉承科學精神,講究科學方法,針對區域品牌做好基礎性理論研究,讓理論在實踐中落地,成為學界和業界溝通的橋梁。
本內容由清華同衡城市營銷所提供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