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至25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住房城鄉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10月18日下午,2016中國新型城鎮化理論·政策·實踐論壇暨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成立儀式在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舉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胡祖才副主任、范恒山副秘書長,清華大學陳旭書記、程建平常務副校長,英國駐華使館區域合作和城鎮化參贊羅克(Nick Low)先生,英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首席執行官邦菲爾德(Peter Bonfield)先生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會議。發改委有關司局的領導、清華大學相關部門和院系的領導,以及來自科研院所、知名企業、地方政府等社會各界的領導嘉賓,共計100余人參與了此次盛會,共同聚焦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理論、政策研究與實踐進展,見證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的成立。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是清華大學非營利性學術研究機構,以2015年10月習總書記訪英成果之一——“中英可持續城鎮化研究平臺”為基礎,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與清華大學共同發起成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擔任研究院領導小組組長,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和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程建平擔任研究院管理委員會主任。
成立大會&致辭
成立大會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莊惟敏主持。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為研究院揭牌。攝影 《新型城鎮化》雜志記者 梁寶平
胡祖才,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胡祖才副主任在致辭中對“中英可持續城鎮化研究平臺”一年來的工作表示肯定,對清華大學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賀。他強調“中國城鎮化規模之大、速度之快、影響之廣,世所罕見,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也特別多、特別復雜”,因此“既需要立足基本國情,將政策、實踐和理論研究相互貫通,推動理論創新,破解發展難題,也需要站在全球發展視野,汲取世界經驗,吸引各國資源,推動中國城鎮化健康發展。”
對于研究院的發展,他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組織開展一批前瞻性、基礎性研究;二是抓緊建設新型城鎮化大數據庫;三是研以致用、知行合一;四是建成交流合作的大平臺。
他希望,在相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能夠引領理論創新、服務政策實踐,成長為有國際影響力的一流智庫平臺。
陳旭,清華大學黨委書記
陳旭書記在致辭中強調,清華大學在新型城鎮化領域有著優良的研究傳統,在政產學研結合方面經驗豐富,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的成立,是對經驗的扎實總結、資源的優勢整合,具有積極深遠的示范意義。
她希望研究院緊跟時代步伐、展現清華擔當,加強自身建設、完善研究體系,不斷加強國際合作、爭創世界一流,研究院要“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廣泛力量,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助推社會發展”。
羅克(Nick Low),英國駐華使館區域合作和城鎮化參贊
羅克先生代表英國駐華使團表達了對研究院成立的祝賀。他感慨,如今是中英合作關系的黃金時代,也是兩國在21世紀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開始,中英已在廣泛領域開展合作。他鼓勵研究院繼續發揮中英合作平臺優勢,推進城鎮化領域的國際交流。
尹稚,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
尹稚教授介紹了研究院2016-2017年度重點工作計劃,重點強調了啟動建設“國家新型城鎮化大數據庫”、參與新型城鎮化規劃中期評估工作、發布“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年度研究報告”、開展新型城鎮化教育培訓工作、繼續開展國際可持續城鎮化聯合研究等一系列具體工作內容。
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由范恒山副秘書長主持。
胡祖才副主任和陳旭書記分別代表國家發展改革委與清華大學簽署了“關于共建國家新型城鎮化大數據庫的框架協議”。據了解,這是部委和高校簽署的第一份以新型城鎮化大數據庫為主題的框架協議,旨在建立數據類型豐富、數據分析和處理水平一流的大數據平臺,為中國城鎮化發展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尹稚教授與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俞先生共同簽署了科研合作協議,旨在共同開展新型城鎮化領域的研究與實踐。
主題論壇
儀式之后,2016中國新型城鎮化理論·政策·實踐論壇正式召開。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副院長李強教授,清華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呂軍教授,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朱寧教授,英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首席執行官邦菲爾德(Peter Bonfield)先生,江蘇省無錫市、廣東省東莞市、湖北省宜城市、吉林省延吉市、貴州省湄潭縣等地市主管領導圍繞“中國特色城鎮化發展的相關理論和政策研究”“英國城鎮化發展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國家新型城鎮化優秀試點實踐經驗”等議題發表了主題演講。
在論壇的“圓桌對話”環節,主持人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規劃司陳亞軍副司長,與學術界、企業界的嘉賓就“新型城鎮化中的企業和市場”這一主題開展了深入探討。
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副院長劉洪玉教授和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朱寧教授,分別從各自學科角度闡釋了市場和政府的相互作用關系、不同擅長領域,朱教授還引用了諾獎得主弗里德曼的一句話“我們更多的時候應該用政策的結果,而不是政策的初衷去衡量怎么制定一個政策和行政管理的手段。”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葉珺介紹了以PPP模式為主的產業新城建設實踐。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袁宏永則從能源資源消費需求增長、城鄉交錯發展等角度,探討了城鎮化過程中的風險所在和規避方法。
未來,“中國新型城鎮化理論·政策·實踐論壇”還將作為研究院的常設論壇定期召開。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國最大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所在,也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中國的城鎮化是人類社會前所未有之進程,面臨的挑戰既包括理論體系構建,政策制定和實施,也包括具體的實踐落地問題。當前我國新型城鎮化正站在新的起點上,迫切需要凝聚起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和社會等多方面力量,有序有力推進。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將堅持凝聚政府、高校和科研機構、企業、社會及國際等多方力量的發展導向,發揮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政策協調作用和清華大學的綜合科研實踐優勢,圍繞新型城鎮化的重大理論、政策和實踐問題開展研究,逐步建設成為新型城鎮化領域的國家級專業智庫、高端人才培養基地和國際交流中心,為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理論保障、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簡介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是清華大學非營利性學術研究機構,以2015年10月習總書記訪英成果之一——“中英可持續城鎮化研究平臺”為基礎,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清華大學于2016年3月共同發起成立。
研究院以新型城鎮化為主題,充分發揮了國家發改委的政策協調作用和清華大學的綜合科研實踐優勢,在跨建筑學院、環境學院、土木水利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社會科學學院、五道口金融學院、公共安全研究院等院系和機構建設的同時,凝聚企業、社會和國際的多方力量,為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理論保障、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
研究院圍繞新型城鎮化的重大理論、政策和實踐問題開展研究和實踐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領域: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市綜合功能和品質提升、城市群規劃建設、新型城鎮化的綠色化路徑、智慧城鄉體系建設、城鄉統籌發展等,將建設成為新型城鎮化領域的國家級專業智庫、高端人才培養基地和國際交流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