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至25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住房城鄉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2016年國際城市低影響開發(LID)學術大會于2016年6月26日-6月2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會議主題主要分為六大部分,其中包括城市水基礎設施優化與管理、LID實踐的相關法規 / 技術導則、LID/GI研究和技術最新發展、LID的實施與推廣策略、LID與城市規劃設計理論和方法、LID應用實例。在會上,國際LID大會發布《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管理——北京共識(草案)》。
清華同衡副院長、風景園林中心主任胡潔以及設計師陳晨、潘芙蓉、單琳娜、滕曉漪、侯偉、孫國瑜、毛羽、馬迪、梁堯欽、孫楠共11人參加此次大會。副院長胡潔作為此次大會的學術委員會委員,代表風景園林中心人員于6月28日下午在“LID與景觀規劃”版塊做題為《山水城市·夢想人居——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探索》的演講。清華同衡園林中心的《山地城市雨洪管理與精細化景觀規劃實踐》論文入選LID大會展示項目。
演講內容摘要
隨著中國新城開發進程的加速,其引發的城市內及其周邊人工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產生了諸如城市水質污染、雨洪壓力季節性暴發、市域內水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退化等一系列城市水環境問題。我們以錢學森先生“山水城市”理念為指導,以城市人居環境的生態安全為目標,結合具體的景觀規劃設計項目實踐,探討如何在新城開發中,既保護現有的自然生態系統,又可為城市居民提供宜居環境的景觀規劃的低影響開發思路與方法。
清華同衡風景園林中心在多年的實踐中繼承中國古代城市與園林規劃建設的科學傳統以及山水文化傳統,以優秀的建設實例為藍本,秉承現代山水城市的規劃設計理念,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鐵嶺凡河新城核心區、唐山南湖生態城及中央公園、遼寧阜新玉龍新城、葫蘆島龍灣中央商務區等多項規劃設計中,實踐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普世價值的融合。
我們致力于將城市建設活動的功能性需求、生態環境的自身需求及山水文化肌理提煉集于一體,尊重自然生態,尊重歷史文化,為民眾提供一個宜居、美觀的、可持續發展的良好人居環境。這種面向未來的規劃設計理念,是“山水城市”永恒的追求。
山地城市雨洪管理與精細化景觀規劃實踐
以典型山地城市重慶為背景,將“精細化”理念引入重慶科學城的規劃設計,保護山體、河流自然山水格局,疊加生態要素、斑塊廊道要素、安全限制要素分析評估,劃定不可建區域,對可開發區域進行建設強度分級,科學規劃空間布局。設計層面從水安全、水環境、水資源角度出發,通過匯水分區和模型模擬,科學布局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池等生態雨洪設施,從雨水收集、調蓄、凈化利用等方面構建雨洪管理機制,探討山地城市開發建設與生態景觀相協調的實現途徑。
大會簡介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發展迅速,加劇了與城市快速擴張相伴隨的“城市病”,城市內澇、城市水環境污染、熱島、生態退化等已為國家和社會關注熱點。國內外學者在反思城市化和傳統排水系統發展的基礎上,著眼于生態城市、低碳城市的建設,提出了城市低影響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理念、理論和技術方法,指明了城市開發系統革命化變革的方向,已成為國際研究的熱點。
國際LID大會(International Low Impact Development Conference)是國際上該領域最具有影響力的學術會議,為交流LID理論、技術發展和案例應用提供了國際平臺。她從2004年第一屆在馬里蘭大學成功舉辦后,陸續分別在Wilmington、Seattle、SanFrancisco、Philadelphia、St. Paul、Houston舉辦了第二至第七屆大會,參加人既包括LID領域的專家教授、政府官員,也包括該領域的國際知名咨詢公司和生產企業人員。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