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至25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住房城鄉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2015年12月22日,由我院承擔的《阜平縣城鄉總體規劃(2013-2030)》獲得保定市人民政府的正式批復(保政函 [2015]88號)。
阜平縣位于保定市西部,阜平縣屬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貧困人口10.8萬人,占總人口48%。境內山巒綿亙,溝壑縱橫,“九山半水半分田”。2013年元旦,習總書記到阜平考察扶貧工作,對阜平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寄予殷切期望。2013年2月,河北省將阜平列為扶貧攻堅示范區,要求阜平走出一條貧困山區脫貧致富的特色道路。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阜平縣政府組織編制本次城鄉總體規劃。
本次規劃重點聚焦以下三方面內容:
一是探索建設國家縣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示范區的發展模式和產業扶貧路徑。規劃通過生態筑底、文化塑魂、產業增力三方面破解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不高與動力不足的問題。首先,嚴控生態底線,確定綠色發展的基本原則。其次,全面保護與綜合利用各類文化遺產,通過對紅、綠、古等文化的挖掘,明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文旅結合的發展思路。第三,依托本地優勢資源、通過尋求京津冀協同發展機會,以旅游養生、創新農業經營和特色農產品加工為主導,積極培育科技引導型裝備制造業,增加縣域發展動能。通過三產聯動,產城融合,促進城鄉建設協調;探索生態補償、區域協調等制度創新,多途徑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實現脫貧致富。
二是探索貧困山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視角下的村鎮體系優化策略。規劃在分析太行山區生產資源與居民點布局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以溝域為單元組織縣域發展空間。通過對縣域資源特色與空間分布組合特征的梳理,綜合運用多種發展條件評價模型以及大數據分析方法,判斷村莊發展條件。提出農業產業化帶動、工業與服務業帶動、旅游與文化帶動三類特色溝域發展模式,以及與之相就應的農村居民點整理策略和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策略。
三是空間資源緊缺型山地城市的功能升級與品質提升。規劃針對山地用地限制條件多的特點,集成運用空間句法模型、交通分析模型,立體視線分析模型、山地平整三維模擬模型,從功能、交通、景觀、豎向優化設計等多方面對城市用地進行精細化規劃設計,實現對山地緊缺的空間資源的優化利用。針對濱水區、山前區和臺谷區的不同用地條件,對用地組織模式、道路交通系統進行差異化的布局引導。并從融山水、孕鄉愁、育活力三方面營造城市景觀風貌特色。
針對貧困山區特殊的建設條件,我們在規劃中深化對于規劃實施和近期重大工程項目的技術統籌與指導。深入論證道路坡度、土方平衡等問題,確保總體方案的生態安全性和工程可行性。結合建設時序優化豎向設計,通過精細化設計,大大節約建設成本。針對城中村、城邊村數量眾多的現狀,綜合考量拆遷難度與成本投入,制定切實可行的滾動改造計劃。對城區河道整治工程,綜合防洪、生態、景觀等要求,優化防洪堤路形式、濱河道路斷面形式,實現整治工程綜合效益最大化。
針對貧困縣規劃管理技術力量薄弱、扶貧建設項目垂直管理缺少統籌的情況,我們在規劃編制過程中構建“聯絡式規劃”工作框架,并實踐全程規劃咨詢服務模式。將與上下各方的聯絡溝通作為推進規劃編制的核心工作。建立常態化的部門協調會與規劃研討會制度,通過30余次規劃聯絡會、現場辦公會,充分銜接各部門、各鄉鎮訴求,全面調動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等各領域專家提供技術支撐。規劃技術成果完成后,在規劃編制項目組基礎上,組建由多學科技術人員構成的綜合技術服務團隊,持續為地方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協助規劃局日常管理工作,參與重大建設問題的討論與決策,保證總體規劃與其它規劃的銜接與落地實施。
本次規劃自2013年1月啟動,歷時3年時間。在規劃編制以及后繼服務過程中,我院與阜平縣人民政府密切合作,與相關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規劃咨詢服務工作獲得了阜平縣人民政府高度認可。目前,我院在阜平縣的規劃咨詢服務工作已從城鄉總體規劃延伸至交通、市政、景觀等專項規劃,控規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規等下位規劃,以及建筑設計方案和施工圖設計等。并進一步由縣城向鄉鎮甚至村莊的規劃建設延伸。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為老區人民脫貧致富,改善生活條件貢獻一份力量。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