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
2015年4月3日,由我院承擔的《敦煌市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和《敦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3-2030)》獲得甘肅省人民政府的正式批復(甘政函【2015】40號和甘政函【2015】39號)。
為了適應新時期敦煌市社會經濟發展態勢,全面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國家向西開放的重大戰略,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和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落實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1313”工程和《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的總體要求,更好地協調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更加全面系統地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地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弘揚特色文化品牌價值,更加有效的統籌敦煌城鄉發展和指導城市發展建設,特制定《敦煌市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和《敦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3-2030)》。
《敦煌市城市總體規劃》明確了敦煌市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向西開放戰略、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等新的宏觀背景下的戰略地位和目標,深入探討了以下重點問題:(1)如何發揮作為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窗口、東西方文化交流戰略平臺的作用;(2)敦煌作為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首位工程,如何發揮示范引領和標桿作用;(3)敦煌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地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保護與傳承創新思路;(4)敦煌建設國際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路徑和舉措;(5)敦煌建設綠洲田園城市的思路;(6)敦煌推進生態保護與資源集約利用,建設沙漠綠洲生態文明示范區的思路。規劃針對敦煌生態脆弱和文化資源富集的基本特征,以及現狀面臨的問題,提出敦煌應該堅持以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保護為先,以有限的環境容量承載為前提,按照生態固本、文化塑魂、功能提升、城鄉一體、田園城市和區域協調等六大城鄉發展戰略,探索走出一條“內涵型巧增長”的特色城鄉發展道路。
《敦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深入挖掘了敦煌歷史文化名城的價值特色以及文化內涵,明確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主題,探索了自然景觀奇特、文化內涵深厚、文化資源聚集地區科學保護與傳承的新模式。規劃構建五個保護層次的保護內容,形成四大文化保護傳承主題,為敦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提供了全面系統的法定框架,守護了敦煌文化家園。
敦煌總規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采取同步編制、同步審查、同步報批的工作模式,我院充分發揮了專業化集團軍協同攻堅的項目組織特色,配合敦煌市人民政府和相關主管部門,在規劃中重點突出了保護與發展關系的有效協調。
在甘肅省住建廳、酒泉市和敦煌市人民政府的統籌領導下,規劃編制工作順利開展。搭建了各領域、各部門廣泛參與的溝通協商平臺和立體化、動態式的互動反饋機制,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和可實施性。我院與當地相關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獲得了敦煌市政府的高度認可。在此基礎上,我院先后又承接了敦煌市城市水系景觀系統規劃、沙州主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敦煌郡城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夜景照明、給排水工程及道路豎向工程、抗震防災、電力工程專項規劃等一系列項目,為進一步有效指導敦煌市規劃建設,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