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
科技發展是一個民族創新精神的集中體現,而文化復興則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核心要素。5月23日亮相第十五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的“Re-relic再現遺產”技術平臺,連日來受到業內專家、新聞媒體和與會公眾的持續追捧,現場并有多家來自文保、傳媒和信息技術領域的機構表達了與Re-relic的合作意向,并對Re-relic的先鋒開拓工作和豐富、優質的獨立知識產權表示欽佩和贊賞。作為高新技術與傳統文化的交叉項目,“再現遺產”引發了全社會對文化遺產保護信息化事業的熱議,在舉國文化產業振興的浪潮中,揭示出文化遺產的多媒體展示、體驗是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生長點。作為文明古國的中國地域遼闊,相關需求旺盛,完全有可能帶動一個產業。而這,正是Re-relic十年磨一劍,專注于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獲得的豐厚回報。
“Re-relic再現遺產”此次推出了“再現圓明園”數字科研成果及其虛擬現實(VR)、體感交互和移動互聯網產品。展臺前人頭攢動,工作人員一面熱情解答來賓的詢問,一面引領觀眾體驗數字圓明園虛擬漫游、交互游戲和iPad增強現實(AR)導覽應用。有的參觀者甚至一坐就是半個小時,看看這個,再摸摸那個,一邊感受,一邊嘖嘖稱奇。有位國家博物館的退休工作人員跟Re-relic團隊成員交談,他激動地說,這一項目功德無量,論復原之精準,在他所看到的古建復原中絕對首屈一指;就項目對公眾開放共享的程度而言,更為我國的文化遺產特別是各類遺址的復原展示以及宣傳教育樹立了難以超越的樣板。
“Re-relic再現遺產”是如何在短短的三年之內達到相關領域的國際領先水平,實現跨越發展的呢?這跟團隊在學術上的孜孜以求和在技術上的勇立潮頭是分不開的。
項目主持人清華大學郭黛姮教授介紹說,對于圓明園的復原研究已經持續了十多年,包括對傳世樣式房圓明園設計圖檔的解讀,以及對大量現存實例的測繪、揣摩,Re-relic前期已就圓明園建立了廣泛而深入的體認。再結合這些年圓明園考古發掘工作的開展,我們決定利用先進的虛擬現實平臺將盛世名園虛擬復建,再現這一東方夢幻藝術之典范。
項目負責人賀艷女士強調,“再現遺產”數字技術平臺從一開始就很注重多學科協作和公眾分享的重要性,前者用以保障復原工作能夠體現圓明園固有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后者則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傳統文化,特別是文化遺產保護。既然要多學科協作,就面臨著學科間術語的學習和工作對接等困難,必須有人運籌帷幄,這是一個磨合的過程;在協作中,我們又驚喜地發現各學科可以互相啟發開拓思路,最終大大豐富了復原成果,這是一開始所不曾預想到的。歷經三年,數字圓明園才終于化蛹為蝶,奉獻給廣大公眾。這期間,Re-relic逐步確立了包括研究部、制作部、信息部、數字技術部和綜合展示部的系統工作架構,實現了“遺產記錄→遺產再現→遺產管理→遺產展示”的全過程,以全新的手段將專業化的文化遺產保護同公眾展示與分享充分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支撐學術研究、考古發掘、保護工程、日常管理和公眾參與的目的。通過“再現圓明園”的實踐,“再現遺產”已經在國內外確立了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領域的先鋒形象。2010年,Re-relic成功舉辦了第一屆文化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國際論壇,吸引了海內外近百名學者與會;今年10月,Re-relic還將與國際文化遺產記錄科學委員會(CIPA)和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共同在北京主辦“數字遺產、分享遺產:第二屆文化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國際論壇”;這一論壇已成為文保數字化領域的重要交流平臺。Re-relic還與來自北京、鄭州、洛陽、杭州乃至新疆庫車的合作伙伴建立了長期而愉快的技術支持和策劃咨詢服務關系,獲得了很好的經濟、社會效益。這些成就的取得,與整個團隊的通力合作是密不可分的。
數字技術部的李公立工程師承擔了“Re-relic再現遺產”項目體感交互和移動互聯網產品的大部分開發工作,他對于能夠把信息時代的最新技術運用到文保領域感到興奮,也希望大家能夠對Re-relic產品感興趣,引導公眾關注我國的文保事業。李工期待大家能夠對目前的產品設計給出反饋,以便下一版進行更新和完善。“我們的圓明園AR導覽系統,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中就會登錄蘋果App Store”,李工神采奕奕地宣稱。
了解Re-relic更多動態,請登錄官網www.re-relic.com或訪問Re-relic官方微博weibo.com/rerelic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