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至25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住房城鄉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近期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監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五個方面對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提出了重要要求和根本遵循。日前,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徐毅松作出解讀。(文末附《通知》原文)
2020-07-13 20:50清華同衡總師團隊由來自規劃、遺產、園林、旅游、市政、交通、照明、公共安全、建筑等多個專業領域的技術帶頭人組成。“同衡總師說”是一檔同衡總師沙龍活動,匯集總師智慧,碰撞思想火花,聚焦社會熱點,暢談城鄉百態。
2020-07-08 20:52實施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6月11日,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了《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下稱《規劃》)。文件指出,要通過大力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全面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作,實現全國各類自然生態系統狀況的根本好轉。
2020-07-08 20:482019年,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承接鄭州管城區的紫荊、隴東、布廠街3個老舊小區的改造工作。紫荊小區是首個建成的示范小區。建成后,共享盆景園收獲了居民的一致好評。時隔5個月,我們對場地進行再訪,持續跟進老舊小區公共空間的使用情況。
2020-07-01 21:54長期以來,城市與自然被看待成對立的兩個系統,如何真正實現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如何在高強度人類活動與野生動物的生存發展之間建立相對穩定的平衡關系?如何最大程度地確保人類與其它物種之間的和諧共生?新時代在生態文明發展理念引導下的規劃體系改革,迫切需要將城市生物多樣性問題納入研究視野。《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即將在我國舉辦,清華同衡與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開展研究,試圖針對城市生物多樣性問題,結合我國國情,提出較為全面并具有一定普適性的策略框架和行動計劃,以期為相關領域的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2020-07-01 21:502020年6月29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與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撰寫的《城市生物多樣性框架研究》報告正式對外發布。報告邀請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撰寫序言。本篇為序言原文。
2020-07-01 21:495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在長達萬字的指導意見中有諸多關于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關鍵表述。國家為何在此時傾斜政策力量“重倉”西部大開發?背后是怎樣的戰略調整?新格局的“新”體現在哪里?西部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這是我們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2020-07-01 21:472020年6月,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停車設備工作委員會,正式發布《2019中國停車行業發展白皮書》,這是一部全面研究城市停車行業發展現狀、發展政策、技術環境及區域特點的綜合研究報告。
2020-06-26 14:11今年5月,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的特殊時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舉辦了“創意2030論壇”線上活動,在近日舉辦的分論壇上,清華同衡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潘芳,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社科學院博士后劉佳燕就“疫情后的城市規劃”話題進行了分享。
2020-06-26 14:05今日,自然資源部官網發布了組織開展第30個全國“土地日”主題宣傳活動的要聞。今年6月25日是第30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為“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將圍繞節約集約用地和加強耕地保護、新《土地管理法》實施等內容開展系列宣傳活動。本文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國家土地科學研究中心董祚繼刊發在《中國土地科學》上的文章,深入探討了從土地利用規劃到國土空間規劃的重大變革,明晰國土空間規劃的觀念、體系、任務、方法和實施要求,以期對正在開展的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提供參考。
2020-06-23 20:49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