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至25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住房城鄉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發《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作為繼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以后,國家層面批復的第三個都市圈規劃,也是中西部唯一一個,這個圈到底包含哪些地方?都市圈怎么建設?這張圖帶你“秒懂”!
2021-12-02 17:35在此背景下,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和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合作(以下簡稱“兩院聯合團隊”),秉持家國天下的情懷,肩負建設理想人居的使命擔當,依托智庫—高校—企業平臺,共同開展了城鎮空間領域的系列政策研究、技術創新和規劃實踐,打通了該領域政策—技術—實踐的閉環,兩院聯合團隊共同支撐了國家發改委系列政策文件出臺,形成了多項學術專著和論文,開展了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海東-西寧都市圈等規劃研究和實踐工作。既助力我國高質量城鎮化逐步形成“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協同發展—特色小鎮—鄉
2021-12-02 17:32秉持家國天下情懷,肩負建設理想人居使命擔當。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近年來持續開展都市圈系列研究,在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機遇期,兩家聯合團隊作為支撐單位全程參與了《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的研究和編制工作,深度參與到成都都市圈發展謀劃,實現了都市圈理論研究與成渝地區發展實踐相結合。如今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成為中西部第一個獲國家發改委函復同意的都市圈發展規劃,與有榮焉。期待未來持續陪伴,巴蜀大地再續新篇!
2021-12-02 17:30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復同意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發《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繼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后,國家層面批復的第三個都市圈規劃,也是中西部唯一一個。《規劃》明確,成都都市圈以成都市為中心,與聯系緊密的德陽市、眉山市、資陽市共同組成;提出優化都市圈發展布局、加速推進基礎設施同城同網、協同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水平、共建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提升開放合作水平、促進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推進生態環境共保共治、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八大建設任務。
2021-12-02 17:28本項目位于湖北省遠安縣嫘祖鎮廣坪村。嫘祖鎮作為嫘祖文化的發源地,文旅資源優勢突出,廣坪村還延續著植桑養蠶等特色農業產業。本次工作采取規劃、建筑、景觀多專業協同的方式,一體化設計的方法,綜合了山地鄉村設計、農民建房實踐、農旅產業融合、鄉土風貌延續等諸多問題的探索,創造“樂居、樂業、樂活、樂學、樂享、樂游”的地域鄉居方式,塑造遠安特色的“嫘蘊人文新村,隱逸桑田聚落”。
2021-12-02 17:262021年11月27日,“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絲綢之路沿線歷史城鎮保護與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區100報告廳順利舉行。來自中國、法國、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坦桑尼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權威專家學者圍繞“絲綢之路沿線歷史城鎮的保護與管理”主題展開深層次探討與交流。
2021-12-02 17:25在國家強化治理體系現代化、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勢下,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亟待完善,傳承利用方法亟待創新,建設管理理念和模式亟需轉變。清華同衡總工程師張險峰近期發表文章——論述新時期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趨勢展望,以下為全文。
2021-12-02 17:0611月26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表示,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簡稱城市副中心),與河北雄安新區形成北京新的兩翼,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意見》提出,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功能基本形成。到2035年,現代化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
2021-12-02 17:0410月20,由北京城市規劃學會主辦,北京城市規劃學會城市更新與規劃實施專業委員會和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承辦的“京華耕新談——城市更新之北京行動”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舉辦。北京市朝陽規劃藝術館館長,全國老舊廠房協同發展聯盟秘書長單位負責人,北京城市規劃學會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研究中心負責人、理學博士楊軍作了題為《老舊廠房保護利用的歷史與模式》的主旨報告。
2021-12-02 17:0111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實施意見》。
2021-12-02 16:59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