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至25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住房城鄉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2023 年度北京市推薦優秀城鄉規劃獎”評選結果日前揭曉,共有來自41家單位的420個項目參與本次評選推薦,經過專家評審、公示復議、組委會審定,最終推薦一等獎23項,二等獎86項,三等獎90項,共計獲獎項目199項。
2024-01-03 16:252023年6月11日,以“規劃視界”為主題的第九屆清華同衡學術周在京盛大開幕,本屆學術周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主辦。在第四場“社會·技術”專題論壇上,清華同衡技術創新中心數字治理研究所李穎副所長以《空間價值再認識——數字技術支撐的空間解譯與價值挖潛》為題作報告。
2023-09-08 14:402023年6月11日,以“規劃視界”為主題的第九屆清華同衡學術周在京盛大開幕,本屆學術周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主辦。在首日論壇上,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規劃師袁牧以《同衡視界》為題作報告。
2023-09-08 14:392023年6月11日,以“規劃視界”為主題的第九屆清華同衡學術周在京盛大開幕,本屆學術周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主辦,為期六天。在第四場“社會·技術”專題論壇上,清華同衡副總規劃師、交通研究中心主任黃偉作以《智能汽車時代的智慧街道規劃設計思考》為題的實踐報告,就自動駕駛與智慧道路耦合發展、路側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技術指標等重難點問題,進行了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和探索。
2023-09-08 14:382023年6月11日,以“規劃視界”為主題的第九屆清華同衡學術周在京盛大開幕,本屆學術周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主辦,為期六天。在第四日的第四場“社會·技術”專題論壇上,清華同衡遺產保護與城鄉發展研究中心遺產保護與城鄉發展五所項目經理黃小映作了題為《跨地域背景下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保護管理探索——以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管理規劃為例》的實踐報告。
2023-09-08 14:332023年6月11日,以“規劃視界”為主題的第九屆清華同衡學術周在京開幕,在15日第四場 “社會·技術”專題論壇中,清華同衡遺產中心遺產地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鄒怡情作了“從過去到未來——從遺產的視角探討文化與自然的互動關系”為題的主旨報告,報告從三個方面探討了文化景觀遺產保護對城鄉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和意義。
2023-09-08 14:232023年6月11日,以“規劃視界”為主題的第九屆清華同衡學術周在京盛大開幕,本屆學術周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主辦,為期六天。在第四場“社會·技術”專題論壇上,清華同衡遺產保護與城鄉發展三所所主任工劉小鳳帶來了《紅色文旅助推鄉村振興—以巧渡金沙重點展示園項目為例》的實踐報告。
2023-09-08 14:212023年6月14日,第九屆清華同衡專題論壇“生態·城鄉”成功舉辦。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張悅作了題為《國土空間格局優化中的鄉村規劃建設模式探索》的主旨報告,立足新時期國土空間格局優化的大背景,從鄉村規劃與建設的基本概念入手,根據國土空間主體功能區劃分結果,以“系統的觀念”對不同主體功能區下的鄉村進行新的分類,梳理并歸納了鄉村規劃與建設的新模式。
2023-09-08 14:202023年6月11日,以“規劃視界”為主題的第九屆清華同衡學術周在京盛大開幕,本屆學術周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主辦,為期六天。在第四日的第四場“社會·技術”專題論壇上,清華同衡城市治理與傳播研究中心城市治理與更新研究所副所長王瑩作了題為《城市更新專項規劃統籌更新實施的思考與探索》的實踐報告。
2023-09-08 14:182023年6月11日,以“規劃視界”為主題的第九屆清華同衡學術周在京盛大開幕,本屆學術周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主辦,為期六天。在第四場“社會·技術”專題論壇上,加拿大女王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學院原院長、榮休教授梁鶴年作了題為《中國規劃有什么特色、可以有什么特色?》的主旨報告。
2023-09-08 14:15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