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香港必須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
奧林匹克公園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核心區域,由奧林匹克中心區和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組成。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標志性建筑“鳥巢”和“水立方”均坐落于奧林匹克中心區的范圍之內;而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則更是奧運會官園及運動員們休閑娛樂的后花園。因此,奧林匹克公園的景觀規劃設計作為背景奧運工程景觀規劃設計的核心與焦點,備受世界關注。
奧林匹克公園的景觀規劃設計是中國當代景觀設計所面臨的最大挑戰與機遇。北京城市中軸線上,不同的歷史時期的建筑與景觀記錄了中華民族在歷史不同階段中的豐功偉績。奧林匹克公園延伸了北京城市的中軸線,無疑是中華民族嶄新足跡的紀念碑。設計師們融匯中西方景觀要素和設計語言,用貫穿奧林匹克公園的“龍形水系”為代表的現代文明,闡釋者“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一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通往自然的軸線“作為奧林匹克公園的整體設計主題,更是蘊涵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回歸自然“、“和諧統一“的深刻寓意。北京奧組委在申辦第29屆奧運會時就提出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并向世界做出了鄭重承諾。奧林匹克公園的景觀規劃設計,運用各種傳統文化元素向世界展示著中國文化的魅力,通過龍的形象向世界傳遞著中華龍的信息,各項科學技術與措施多重應用,在營造山水美景的同時,通過節能減排實現著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總序
本卷序
前言
第一章 綜述
第二章 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景觀規劃設計
第一節 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景觀規劃設計
一、 建設背景
二、 項目概況
三、 設計過程
四、 總體設計
五、 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
第二節 奧林匹克中心區下沉花園及中國元素主題設計
一、 奧林匹克公園概況
二、 下沉花園
三、 中國元素
四、 開放的紫禁城
五、 下沉花園的主題及集群設計
六、 下沉花園1號院——御道宮門
七、 下沉花園2號院——古木花廳
八、 下沉花園3號院——禮樂重門
九、 下沉花園4、5號院——穿越瀛洲
十、 下沉花園6號院——合院諧趣
十一、下沉花園7號院——水印長天
第三章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景觀規劃設計
第一節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景觀規劃設計綜述
一、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規劃條件
二、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總體規劃設計理念
三、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綠色、科技、人文”奧運理念
第二節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豎向規劃設計
一、 中國傳統疊山理水藝術
二、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山水框架建構過程
三、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最終山水方案
第三節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水系規劃設計
一、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水系格局規劃
二、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水文水質模型
三、 生態水處理濕地系統
四、 全園水循環系統
五、 生態駁岸系統
第四節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種植規劃設計
一、 北京植被特征研究
二、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種植規劃設計原則和理念
三、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設計分區
四、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種植景觀規劃設計意義
第五節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交通規劃設計
一、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交通要素分析
二、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交通系統規劃
三、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門區規劃設計
第六節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一、 仰山
二、 奧海
三、 天境
四、 朝花臺與夕拾臺
五、 天元
六、 臨泉高致
七、 濕地及疊水花臺
八、 垂釣區
九、 南入口
十、 露天劇場
十一、生態廊道
第七節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建筑規劃設計
一、 服務建筑
二、 管理建筑
三、 市政配套建筑
四、 生態水處理展示溫室(又名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
五、 門區建筑
六、 橋梁設計
七、 景觀亭廊
第八節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照明規劃設計
一、 照明規劃設計參照標準
二、 照明規劃目標
三、 照明規劃步驟
四、 照明規劃總體策略
五、 園區交通系統照明規劃
六、 南入口照明設計
第九節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生態科技技術亮點
一、 水
二、 能
三、 綠
后記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河中街清河嘉園東區甲1號樓16-25層 郵編:100085 電話:010-82819000 備案序號:京ICP備 05030709號-1